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354|回复: 0

《專欄》「以史為鑒,慎防川普2.0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复制链接]

72

主题

0

回帖

402

积分

超級版主

积分
402
发表于 2024-12-30 22: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港都執行長 于 2024-12-30 22:17 编辑

《專欄》
「以史為鑒,慎防川普2.0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螢幕擷取畫面 2024-12-30 220957.png

註明 摘自:“ 風傳媒 ” 吳思鍾】吳思鍾 2024年12月22日 賴清德,以史為鑒,慎防川普2.0台積電變成美積電
執筆者:吳思鍾(西陵電子創辦人,曾任電電公會、工商建研會、青創會理事長)

引言:
    拙文較長,但所述多為歷史經驗,以史為鑒,必有助於台灣面對川普2.0的兇險!我希望賴清德和朝野政治人物能讀它。
    因為,政治人物一念之間,可能左右台灣經濟一世代的興衰,對台灣生存發展影響至大,政治領袖和知識份子不可不慎!

主文:
    有人説,川普2.0,任用的核心幕僚都是反中鷹派,對台灣有利。
    我不這樣認為,我由於曾擔任工商團體理事長,是台灣極少數曾親身面對並且對抗過1980年代美國逼迫台幣升值的人,瞭解美國的決策思維只以美國利益為惟一優先,台灣產業的生死存亡,和對台灣經濟可能造成的傷害,完全不在其考量範圍之內。我提醒賴清德和台灣人民,對川普2.0,絕不能盲目樂觀。

    我的看法,川普就是個重利商人,是亂世梟雄,觀其言行,能以粗鄙言語駡台灣是小偷,説他是企業家都是溢美。但是,他很務實,他不管是非正義,也不講仁義道德,在乎的只有美國利益,關心的核心議題有兩個,其一,幫美國人找工作,讓製造業回流美國;其二,幫美國找錢,減少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他很清楚,沒錢,美國不會再次偉大(MAGA)。

    美國財政困窘,緣自1970年代,因貪圖台、日、韓廉價又勤奮的勞動力,產業大量外移,或以OEM、ODM委外生產,造成鉅額貿易逆差;與此同時,政府存在大量的貪腐和浪費(依據馬斯克的調查),財政連年赤字,只能利用美元霸權,靠印鈔和發行國債支撐。累計至2024年7月,聯邦政府負債已超過35兆美元,每年仍以近2兆美元增加,始終難以逆轉,猶如失速列車,令人心驚!

    要解決美國眼前的財政困境絕非易事,但是川普敢於用非常手段治亂世之弊,這也是他能勝選的原因。對內,他任用馬斯克成立「政府效率部」,可以預期,政府會大量裁員,費用也會大幅縮減,但難免哀鴻遍野。

    而對外,他的做法簡單粗暴,兩岸都將難免失血,台灣得支付保護費;他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10-20%關稅;對中國加碼至60%以上;而更令人訝異的,他拿盟友加拿大和墨西哥開刀,課税25%,美加墨自由貿易協議可能成為廢紙。但課税存在通膨隱憂,而通膨又將引發聯準會(Fed)升息,升息不利經濟,是七傷拳。

    川普心中的美中對抗,只是透過國務卿盧比歐等人對中國極限施壓,為美國獲取最大的利益,賴清德和台灣人民不要錯誤解讀為「美中對抗,證明川普愛台灣」。

    其實,台灣在川普眼中,只是一棵搖錢樹,他不僅説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產業,搶走美國人的工作;還説,台灣很有錢,他為自己日後找台灣要錢,預先做了鋪陳,因為,在川普心底,「被偷的總是要還」,他對台積電虎視耽耽,政府不可大意。

    我執筆,重提以前的經驗,希望有助於賴政府面對川普2.0的兇險。歷史悲劇不可重演,政治人物一念之間,可能左右台灣經濟一世代的興衰!

    1986-1992年,美國以301法案逼迫台幣升值,短短數年間,台幣對美滙率由1:40升至1:25,外銷產業無法承受。我當時先後擔任青創會和工商建研會理事長,我反覆推估,台幣過度升值,將迫使外銷產業因無法生存而外移,而產業外移之後,企業與台灣經濟都存在高度風險。

    我不斷向李登輝政府反應,媒體報導恐不止千次。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政府無力也許無心抗拒美國壓力,反而指責台灣產業自己不升級,造成製造業除半導體外,幾乎全面外移,台灣經濟因此失落了30年。  

    產業空洞化之後的台灣,年輕人前途茫茫,沒有合適的發展空間,薪水在24K上下掙扎多年。

    所幸,天佑台灣,晶片產業是經國先生為台灣人民留下的福澤。1980年代,經國先生任用孫運璿、李國鼎等先賢,派曹興誠、史欽泰等人赴美學習半導體;請回張忠謀,1987年,在政府財政並不寬宥的年代,篳路藍縷的創立台積電。40年後,在疫情之中,以台積電、聯發科為首的晶片護國群山雄起,在風雨飄搖中支撐了台灣經濟。對於先人遺澤,台灣人民應感恩,惜福。更重要的是不能重蹈外移覆轍。

    台灣人民不要誤以為,美國是泱泱大國,其決策必縝密周延,實則其「美國優先」的決策思維,往往急功近利,害人而不利己。美國從來認為,「打壓別人,可以壯大自己」,而不去檢討自己競爭力衰退的原因,台灣如果盲目屈從美國政策,只會害慘自己。我回顧當年同時面對301法案壓迫的台、日、韓三國,由於應變的方法迥異,其結果差之千里。

    應變最好的是韓國,韓國政府與企業一起面對,聘請公關公司,遊説白宮和國會,述說韓國經濟的困境,所以韓圜升幅最小,產業雖仍外移,但不如台日;韓國經濟趁勢崛起,在1990年代,GDP超越台灣,之後,三星等半導體產業力壓日本。

    台灣的失策,是政府站在企業的對立面,企業界努力升級對抗台幣升值,也對美國的壓迫主張強力抗爭,工商團體幾度到AIT抗議,我也曾要求政府仿效韓國,與企業合力聘請公關公司在美進行遊説,但政府選擇對美國順從而不作為,造成產業包含當時先進的筆電,幾乎全面外移,多數企業在海外找到一片天,反之,台灣經濟卻失落30年。

    而政府與企業都最聽美國話的日本,下場最慘!日本同時面對1985年的廣場協議和1986年的美日半導體協議,日幣對美匯率在三年之間由1:260升值至1:121,不僅造成產業大量外移,而且半導體輸美受限,甚至承受100%的高關税,使當年晶片產業世界第一的日本,從此一蹶不振。日本經濟因此失落了不止30年。

    以結果觀之,美國逼迫台、日、韓貨幣升值,並未緩解美國的貿易逆差。反而造成台日韓的產業外移,中國是最大受益者,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趁勢崛起成世界工廠,美國無心插柳,中國柳卻成蔭。中國經濟自1990年代起持續30年高速成長,已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對美平均每年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中國也是美國第二大債權國,對習慣做老大的美國如芒刺在背,因此拉幫結派,制裁中國,從此世界經濟分兩極,美中對抗,已成新常態。

    美國壓迫他國的手段也多樣化,由301法案到關税制裁、科技封鎖、要求赴美投資、收保護費。我不認為這些措施一定能使美國再次偉大,但台灣最重要的是「顧好自己」,賴政府要做好準備。
   
    台灣需要美國市場,但是台灣人民不要認為經濟站隊美國就很平安。日本的晶片產業被美國封殺;法國的阿爾司通電力設備部門超越美國,被迫讓售給美國奇異;華為5G領先美國,先進晶片被封鎖,知美國打壓對手是「不分敵我」,誰是出頭鳥,美國就打誰。今天台積電晶片科技遥遥領先美國,必然存在危機。做美國的朋友,一樣很危險。


   

小黑屋|KCN.ORG.TW

GMT+8, 2025-2-5 22:05 , Processed in 0.0137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