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979|回复: 0

禮教吃人嗎?(上一)

[复制链接]

3102

主题

0

回帖

41万

积分

超級版主

积分
410847
发表于 2024-5-24 01: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港都社長 于 2024-5-24 01:52 编辑

禮教吃人嗎?(上一)
114135geuu1lk1r7f130ul (1).jpg

    今年恰逢五四運動105週年,談四維八德,也許很容易讓人引起關於當時所謂「禮教吃人」的記憶。所以我希望由此著眼,為「禮教」翻案。世界亂象迭出,社會紛擾,人心惶惑,各種匪夷所思的新聞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愈演愈烈,似乎看不到止亂趨和的盡頭。不安的同時,人心好像走投無路,不知如何應對,藉此,我們可否認真思考:回頭重拾老祖宗的教誨,為生命、為生活、為人類前途,重新找到可以依循的軌道。

    所謂「禮教」,顧名思義,「禮」是為「教化」而生,其內涵可以四維八德約略概括,其實就是讓人之為人,怎麼樣可以活得像個人,或像個人好好的活著。除了吃喝拉撒等生理需求之外,人的內在心理、外在行為,可以透過怎樣的觀察、學習、思考與覺知、實踐,進而使人、己、群體、社會達到和諧,進而共臻幸福。以「禮」的教化,在生活中融入四維八德的實踐引導,各種倫理關係得以維繫,各種對立矛盾可以化解,所以,禮教怎麼會吃人呢?究其實,是人變了,蒙昧不思,失去反省、覺知能力的人,利慾薰心,或權力遮眼,於是扭曲禮教,使其成為控制人的工具。

    在傳統社會中,我們的先人一向主張寓教於樂,所以品德教育,除了師長耳提面命,或媽媽的啐啐念之外,傳統的生活娛樂中也多半有這些品德教育的素材。像各種地方戲曲,才子佳人的愛情追求中,江湖逐鹿的情仇恩怨糾葛裏,仁義大愛忠孝氣節的元素,自然而然的填充其內。像《楊家將》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耳熟能詳,整套故事中,楊家幾代鎮守邊疆,這是「忠」;其中「四郎探母」是「孝」;鐵鏡公主為四郎偷盜過關令箭是「愛」,四郎對原配妻的懺悔愧歉更是「愛」;但四郎不得不依約回返遼國,這是「信」;最後楊家兄弟裡應外合大破遼兵,蕭太后自縊,四郎要求以王禮厚葬以謝其知遇之恩,這是「義」。這個故事原型不過是正史中一家三代三個將領為國守邊,卻經過小說、戲曲,到現在的電影、電視,歷代不知名的藝術創者添枝加葉,超越時空的集體創作,鋪衍發展變成了五代數十位男女英雄共同成就的連臺好戲、大戲,而且歷久不衰的出現在各種表演藝術舞台上。除了忠孝節義,更難能可貴的是,它還傳逹了婦女不只頂起半邊天的巨大能量,可見真正的傳統文化是重視女性表現的,只是後人的不當扭曲,反造成了刻板印象,出現了「禮教吃人」。除了真人演出,我們的偶戲藝術——布袋戲,也以傳統品德做為作品中心主旨。像霹靂布袋戲中最受歡迎的主角素還真,他自稱「半神半聖亦半仙,全儒全道是全賢;腦中真書藏萬卷,掌握文武半邊天」,這位幾乎凡聖一體的大俠,以武林和平、天下大同為己任,他心中無我,「謀為天下謀、利為天下利」,這不就是「仁」者胸懷嗎?他的深受歡迎,說明社會對仁愛和平的渴求。
     ~ 區桂芝 ~

小黑屋|KCN.ORG.TW

GMT+8, 2024-11-21 15:08 , Processed in 0.60312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