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社長港都 於 2018-6-2 06:48 編輯
《醫療新知》 高醫特色醫療 血壓控制的最後守門員 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RDN) 【影音報導】
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蔡維中 一般醫學內科主任 李智雄 心臟血管內科主任 顏學偉
【港都新聞訊】在現有疾病中,有很多屬於交感神經過度活化的疾病,如頑固性高血壓、心衰竭、動脈硬化疾病、心律不整、心肌病變、睡眠呼吸中止症、腎上腺疾病、腎衰竭、糖尿病、腸道激躁症等。以高血壓為例,高血壓為台灣發生率最高的慢性病,也是造成人類死亡單一原因中最重要者。根據衛生署統計的資料指出,有約兩成的民眾患有高血壓,且還在持續上升中。高血壓對國人的危害甚鉅,會引起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腎臟衰竭等問題。高血壓的治療,目前多以飲食生活習慣的調整合併降血壓藥物長期治療。但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能夠治療達到血壓穩定的控制,大部分的病患血壓仍然偏高,稱之為頑固性高血壓(resistant hypertension);這類患者產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當高,需更有效的降血壓治療。然而,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有一部份是高交感神經活化狀態所引起,可考慮以新式治療如腎交感神經阻斷術來治療。
經皮施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概念為將電燒導管由股動脈進入而到達腎動脈,接觸血管內壁後釋放射頻能量,產生熱能來對交感神經重塑,從而改善交感神經過度活化之狀態。在臨床病人的使用上,研究證實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在治療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是安全且有效的。目前美敦力腎臟交感神經阻斷系統(Symplicity Renal Denervation System /Medtronic) 對腎動脈進行電氣燒灼來治療高血壓已經在全球半數國家實行。此新式治療於歐盟及台灣衛生署核准上市通過使用,其與一般心導管手術相比,並無顯著增加病患之風險。
自2009年澳洲Henry Krum教授在世界知名期刊脈絡針(Lancet)發表第一篇在頑固性高血壓病患施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獲得成功的高血壓控制後,此一手術就蓬勃發展。只需在鼠蹊部打針,置入導管後執行手術。不需插管、全身麻醉,亦無遺留長長的傷口,住院時間短,恢復時間快,對於長年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是一項除了藥物之外的選擇;並也是當代醫療中,血壓控制的最後一道防線。高醫在衛福部核准後隨即投入準備,於2013年8月由李智雄醫師完成高屏首例的“腎交感神經阻斷術”。而蔡維中醫師於美國進修”腎交感神經阻斷術”與自律神經之相關研究回國後,目前致力於病患高血壓之控制以及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高醫心血管內科團隊致力於”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治療,對於頑固性高血壓患者提供一個治療的選擇。期盼延續以往的經驗以及在美國進修所學到的自律神經活性測量,用以提升該手術品質與成功率。經由能提供病人更好的術前評估、術中手術終點評估與術後血壓及交感神經的追蹤,讓高醫心臟團隊能成為南部民眾實行該手術的首選。 港都新聞報 編輯 / 陳韻情 攝影 / 張進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