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4864|回复: 0

【動態圖組】六龜后山手作步道工作坊 串起百年常民生活...

[复制链接]

3102

主题

0

回帖

41万

积分

超級版主

积分
410847
发表于 2021-10-1 16: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龜后山手作步道工作坊 串起百年常民生活記憶
【動態圖組】
082.gif

【港都新聞訊】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委託美濃愛鄉協進會辦理「右堆文化路徑暨古(步)道藍圖規劃」計畫,參考近年興起的淡蘭百年山徑、樟之細路等長距離文化路徑的做法,突破目前分散、短距離之步道形式,將美濃、杉林、六龜、甲仙等區域,以「大庄牽小庄」的理念,規劃成長距離的步道。

    此次規劃過程中,為讓民眾深度體驗文化路徑,於10月1日至10月3日辦理三天二夜的「修復百年記憶—六龜后山手作步道」工作坊,招收40人,邀請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徐銘謙、六龜在地資深文史工作者吳憶萍、張運正,及熟讀山徑脈絡的林瑞晉等多位專家,帶領學員重返六龜常民生活的歷史現場,並打造一小段手作步道。

    這條位於高雄市杉林區枋寮與六龜街區之間的百年山道,需越過海拔約510公尺處的后山南稜平台,總長約10公里,是早期兩地間的聯繫古道;惟在六龜隧道跟聯外道路開通之後,被淹沒在錯綜複雜的林道中。最早的影像紀錄是1871年英國攝影家約翰湯姆生(John Thomas)的南台灣旅行,於古道中段后山高地往老濃溪谷拍攝的兩張照片,及行走至古道西側拍攝的一張枋寮溪河床照片。而日治時期臺灣堡圖(1904年),也記載了此條古道,且沿路已佈設電(信)線。美濃愛鄉協進會調查團隊經過各種地圖比對,與多次現場調查後,找出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設立之圖根點基石、殖產局山林課設立之森林三角點基石,並可見少數舊木電桿、礙子等電(信)線設施,確立了古道的路徑。

    高雄市客委會表示:工作坊課內容規劃了從六龜山林產業歷史發展,以及此條聯繫楠梓仙溪、荖濃溪二溪之間的古道歷史,來認識右堆區域跨族群(日人、平埔、原住民、閩、客)的互動與衝突,並介紹六龜街區的天滿宮神社遺址、池田屋、洪稛源商號,與早期山林經濟活動與族群關係的脈絡,活動報名非常踴躍,除了吸引六龜在外地的青壯年遊子回鄉,也有來自台北、台南的朋友參加,顯見古步道的吸引力。未來「右堆文化路徑暨古(步)道藍圖規劃」完成後,後續會分年分期爭取相關環境的建置經費,讓長距離的古步道遊程設施更臻完善。

港都新聞報 / 記者 張進滿報導

小黑屋|KCN.ORG.TW

GMT+8, 2025-4-19 03:39 , Processed in 0.0104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