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興城與興業:對標雄安先行區亮點多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黃河生態風貌景觀帶效果圖 近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全文發布,千年雄安即將在華北平原拔地而起,邁向新時代奮鬥中國的詩與遠方。目光轉回到濟南正在加快建設的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這裡同樣迸發著跨越時代的蓬勃力量。今年的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安排部署先行區建設,明確指出,2018年是先行區建設元年,要舉全市之力推進先行區建設攻堅。 對照雄安新區規劃綱要與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記者發現其中有著不少相似之處。為此,記者專程採訪了參與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編制的工作人員,為您揭示其中亮點。 地域環境雖然不同規劃理念不謀而合 對標雄安先行區亮點多 亮點1 生態優先 產城河有機相融建設“公園城市”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打造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將淀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將以淀泊景觀為依托規劃設計啟動區空間佈局,形成城淀相望的格局。組團外構建生態濕地網絡,組團內串聯景觀水體,形成內外相連、城水相依的特色景觀。注重園林綠化的文化內涵和景觀效果,構建城市公園與遊憩綠地,實現城中有園、園中有城。遠景規劃建設白洋淀國家公園,完善生物資源保護策略,努力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試驗區和科普教育基地。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提出,堅持“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的理念,確定產、城、河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通過構建城園一體的公共綠地系統,建設適宜人居的“公園城市”;形成“城在園中、鎮在林中、村在田中”的景觀格局,實現城鄉一體,打造山清水秀的大生態,有望實現村邊有田、房邊有樹、路邊有站、水里有魚、山水林田湖生態完整的大美畫卷。 雄安新區將建設白洋淀國家公園。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則將創建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將黃河沿岸打造為兩百里景觀長卷。將過於呆板的人工堤岸進行自然化、景觀化改造,將堤頂路改造為慢行道路,提高黃河的可達性和可視性。結合黃河示範段與鵲山、華山,打造“鵲華煙雨、齊魯客廳”,成為省會濟南面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窗口。 亮點2 打破常規 “組團式”發展放大城鎮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城鎮“組團式”發展的理念不約而同地出現在兩個規劃中。 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規劃形成“一主、五輔、多節點”的新區城鄉空間佈局。“一主”即起步區,選擇容城、安新兩縣交界區域作為起步區,是新區的主城區,按組團式佈局,先行啟動建設。“五輔”即雄縣、容城、安新縣城及寨裡、昝崗五個外圍組團,全面提質擴容雄縣、容城兩個縣城,優化調整安新縣城,建設寨裡、昝崗兩個組團,與起步區之間建設生態隔離帶。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則提出,形成“一軸兩廊、一體兩翼”的城鄉空間格局。“一軸”即泉城特色風貌軸;“兩廊”即沿黃河北岸形成帶狀組團分佈的黃河北岸科創走廊和特色小(城)鎮走廊;“一體”即先行區主體,由大橋組團、桑梓店組團、崔寨組團、特色小(城)鎮構成;“兩翼”即先行區主體規劃範圍之外的東西兩側區域。 城鎮組團,對於這個新鮮提法,不少人很關心。“為什麼要組團式發展?因為這不僅使城鎮的範圍擴大,還能夠大大提升城鎮的功能,比如說大橋組團,未來將是濟南重要的科研創新中心,崔寨組團將打造中國氫谷,桑梓店組團將主打新材料研發,特色農業鎮則可以發展有機特色瓜果,每一個城鎮都有自己的特色。相對於規劃連成片的老城區來說,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的規劃可以巧妙地應用組團式設計,通過生態隔離,打造產城有機融合的新城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所長、博士陳鵬說。 亮點3 突出特色 打造與CBD遙相呼應的科創中心 在產業發展方面,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先行規劃建設啟動區。在起步區適當區域規劃建設啟動區,面積20-30平方公里,重點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突出創新特色,提供優質公共服務,集聚一批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前沿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金融、總部經濟等創新型、示範性重點項目,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打造韌性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精心塑造城市特色,形成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市風貌。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總體規劃草案提出,規劃產業引爆區12平方公里,推進引爆項目落地。全力推進“中國氫谷”、東旭產業園區、黃河新動能產業基地等省市重點項目落地,實現產業項目開工面積不少於5萬平方米,集中建設3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做好產業項目儲備,確保簽約1個計劃總投資過100億元項目、3個計劃總投資過10億元項目,實際到賬外資不少於1億美元。 針對引爆區建設,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今年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啟動城市主幹道路、橋樑、地下快速路、綜合管廊等建設,力爭在今年6月底完成各項前期工作並開工建設。目前,已與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建八局等世界500強企業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初步約定投資規模4000億元。另一方面,積極引進企業總部和科研總部,打造與CBD遙相呼應的CID(科創中心),目前已與數家單位簽訂總部落戶協議。 亮點4 空間格局 建造“水平城市”確保藍綠空間 在城市風貌方面,雄安新區建設時要嚴格控制建築高度,不能到處是水泥森林和玻璃幕牆;根據城市功能佈局和產業特點,在新區特定範圍規劃建設高層建築,集中承載中央商務、金融、企業總部等功能。建築風格堅持中西合璧、以中為主、古今交融。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則將建造平緩大氣的空間形態,建造“水平城市”。形成以多層建築為主,小高層為輔、點綴少量高層建築的整體空間形態,契合寬緩闊達的齊地民風,最高建築高度不超過華山,即為170米。建築風貌突出泉城特色,傳承創新和現代演繹並舉,體現中西合璧、古今交融。 在國土空間格局方面,雄安新區堅持藍綠空間佔比穩定在70%;新區遠景開發強度控制在30%;耕地佔新區總面積18%左右,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佔10%;新區規劃建設區的人口密度按1萬人/平方公里控制。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堅持藍綠生態空間佔比不低於70%;規劃控制區城鎮人口密度約為0.94萬人/平方公里。同樣的大面積規劃藍綠空間,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令人充滿遐想。(本報記者李冬陽) 轉載:大眾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