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324|回复: 0

中國道教名山——湖南省浮邱山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22

回帖

4万

积分

超級版主

积分
42595
发表于 2021-7-12 16: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國道教名山——湖南省浮邱山

01.jpg
浮邱山風洞
02.jpg
浮邱山頂的飛來石屋
03.jpg
浮邱山特有的齒石
04.jpg
供奉道教真武祖師的祖師殿
05.jpg
雲遊歸來的道士
  浮邱山,位於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城西南12公里處,海拔752.4米,面積約58平方公里。山上有48面峰,層巒疊翠,氣候宜人,年平均氣溫16℃,最高不超過34.2℃。
  浮邱山在歷史上曾經是我國的一座道教名山,是湖南道教的發源地。據史料記載,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人在浮邱山上修道煉丹。據明《一統志》、《湖南通志》、《益陽縣志》記載,明清兩代朝廷均在浮邱山設立“道紀司”,管理湖南道教各方叢林,為省級宗教行政管理機構,可見其歷史地位之高。浮邱山在歷史上被譽為“楚南名勝”和“湘中第一道場”。
  浮邱山是道教玄天真武祖師(即玄天大帝)的道場,傳說遠古時期,真武祖師駕“飛來石屋”到浮邱山,將洞庭孽龍鎮鎖於浮邱山風洞之內。相傳南北朝道士潘子良,自號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煉後得道成仙,浮邱山因此而得名。宋《太平御覽》引衡山圖經曰:“浮邱山古老相傳,謂浮邱公上升之所,兼有道觀存焉。”因而道教真武祖師和仙人浮邱子謂之浮邱山的靈魂。最近,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道教協會會長任法融在北京白雲觀專門為浮邱山題字:“中國道教名山浮邱山”和“楚南名勝”。中國道教歷史上唯一的女方丈吳誠真為浮邱山題字:“洞天福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湖南省道教協會會長黃至安為浮邱山題字:“浮邱山中國道教名山”。中國道教高層頻繁的權威性題詞,進一步確定了浮邱山道教文化和道教名山的歷史地位。
  浮邱山現存有浮邱寺(浮邱觀)、飛來石屋、丹台、仙翁洞門、齒石、風洞、火雲洞、古銀杏林、煉補亭、子良岩、會仙觀等一大批道教歷史文化遺址和“三月三”、“九月九”真武祖師廟會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
  浮邱寺,位於浮邱山主峰東面,原為道教浮邱觀,又名凌霄宮。始建於南北朝劉宋時期(公元420年),由道士浮邱子創建,距今1600年曆史,歷經風雨,香火延綿不斷。現存廟宇為清朝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建築為典型的道觀結構,共有四殿:一殿為玉皇殿,供奉道教玉皇大帝;二殿為福壽殿,供奉道教無量天尊和南嶽聖帝;三殿為祖師殿,供奉道教真武祖師;四殿原為道教觀音殿,1992年改為佛教大雄寶殿,供奉佛教西方三聖。第四殿現在仍然保留道教的“太極圖”、“麒麟”、“蝙蝠”、“二龍戲珠”、“日月星辰”等圖騰。浮邱寺自古以來就是道觀,清同治《益陽縣志》明確記載:“浮邱觀在九里浮邱山巔,今為僧居後殿壁摹”。另外在同治《益陽縣志》圖誌:“浮邱山圖”中稱浮邱觀為“凌霄宮”,亦為道觀。
  飛來石屋,位於浮邱觀後面山頂,高2.33米,石屋整體呈方形,兩側雕有“八仙過海”圖,基座刻有“丹鳳朝陽”。飛來石屋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所建,相傳道教真武祖師受玉皇大帝之命,駕此石屋自北方而來,收縛了洞庭湖興風作浪的孽龍。據清同治《益陽縣志》記載:“浮邱石屋在九里浮邱山巔,傳為浮邱子煉丹之處,有丹灶齒石諸跡”。石屋右邊有一個風洞,高1.8米,傳說真武祖師將洞庭孽龍鎮鎖於浮邱山風洞之內,據傳此洞可直通洞庭湖。石屋之後有“丹台”,明《一統志》記載:“浮邱山頂有石亭,相傳劉宋時浮邱子煉丹處”。丹台之下有“浮邱仙翁洞門”石碑,傳說是仙人浮邱子的住所。石屋前山下約300米處有“火雲洞”,傳說浮邱子煉丹時將撥火棍插入山中形成此洞,又有傳說稱當年哪吒腳踏“風火輪”協助真武祖師收縛洞庭孽龍時居於此洞,現洞口常有熱氣冒出。山頂現存有數十株千年古銀杏樹,其中兩棵已有2400多年曆史,相傳為道教真武祖師親手種植。道觀右側為桂花園,有千年古桂花樹陣陣飄香。另外,還有浮邱山所獨有的、也是隨處可見的“齒石”,傳說是當年浮邱子在浮邱山修煉時“煮石為糧”吃剩下的,石頭上留有明顯的牙齒印。
  在今桃花江還存有一處古蹟“子良岩”,相傳也是仙人浮邱子修煉的地方,“朝入子良岩,夜宿浮邱觀”。清代兩江總督陶澍曾在“子良岩”的石壁上題詞:“石破天驚,仙山第一”。後因水庫建設被沉入水底。在桃花江水庫邊上現存有會仙觀,供奉浮邱真人潘子良。
  值得一提的還有浮邱山廟會,歷史上,在每年的“三月三”真武祖師生日和“九月九”真武祖師得道升天之日,都有來自長沙、益陽、漢壽、常德、湘陰及周邊地區數以萬計的道教信眾雲集在浮邱山朝拜真武祖師,登山的幾條大路都被擠得水洩不通,可見廟會的盛況空前,形成了浮邱山獨特的人文景觀。
  此外,浮邱山至今還保存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留下了不少女媧娘娘在浮邱山“補天”的遺跡和故事。比如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勇敢戰勝自然災害的部落首領,把她煉石的山坳取名為“穿天坳”,在坳上修建了一座茶亭,題名為“煉補亭”。位於穿天坳東南側的浮邱山天塹,傳說是由天河之水沖刷而成,據說也是女媧在此取石補天形成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浮邱山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因仙得名的道教名山,道教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其他教派的進入,浮邱山​​已經褪去了昔日的光彩,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囂之中。近年來,中央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典型代表的道教文化,又將迎來燦爛的春天。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了解中國的道教,等於了解了大半個中國,中國根底全在道教”。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傳統文化的不斷振興和延續,以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浮邱山將重新展現出昔日中國道教名山的絢麗風采。

轉載 : 益陽市人民政府/(作者: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常務副會長張繼禹)



小黑屋|KCN.ORG.TW

GMT+8, 2024-11-22 03:43 , Processed in 0.01974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