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於永波見習記者顏承昊臨沂報導
一個僅有496戶人家、1800多人的村子,卻有100多個孩子考出了農村,其中包括16名博士和30多名碩士,而如今,這個數字仍在增加……
在魯南蘇北交界處,山東臨沂郯城縣花園鎮有這樣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火了,它就是劉湖村,這個村子之所以出名,不靠桃紅柳綠的風景,而是靠潤物無聲的教育。近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來到劉湖村,探尋該村人才輩出的奧秘。
一門雙博士,比學赶超成村里的好學風
在劉湖村,幾乎每家每戶門口都掛著家風家訓的牌子,村子裡良好家風和文明村風的宣傳標語、壁畫也都隨處可見。“我們村不是比誰家有錢,比的是誰家的孩子優秀,誰家的孩子學習更好。”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村主任韓葉明告訴記者。
“我弟弟上學那會,學習成績在鎮上一直都是第一名,但當時還是集體化,條件不是很好,我就去東北幹活供我弟弟上學。他只要喜歡讀,我就願意供他,再苦再累都不要緊。”69歲的劉保常回憶起弟弟劉保東的求學往事。以前家裡條件困難,劉保東看到哥哥如此辛苦的供自己上學,一度想棄學早點工作減輕家裡負擔,但哥哥堅持讓他完成學業,現在已經是哈爾濱師範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老一輩對教育的重視,也逐漸影響到了下一代人。
“大兒子山東科大的博士生現在在中科院工作,二女兒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博士生畢業。小兒子也是在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翰分校讀的雙碩士。”一戶培養出兩位博士,一位雙碩士,劉保民的家庭在當地可算是子女成人成才的典範。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是一位退休人民教師,在劉湖村教育崗位上耕耘了四十多年,從民辦到公辦,他見證了這個村子教育事業的發展,看著一個又一個孩子走出村子外出求學。
“其實回想起來,那時一切都是很艱苦的,一個月只有四塊錢,但沒有影響我教書的熱情。學教材、備好課,目的就是努力給學生們上好每一堂課……”劉保民告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這是當年最難忘的日子,“現在我們村在學習上,就是比比看看,看誰家孩子考上大學了,其他家都會羨慕,學習熱情很高。”
當問起劉保民老人教育子女成才的經驗,他靦腆一笑:“哪有什麼經驗,沒太管過,在孩子教育上也只是告訴了他們學習的重要性,還是靠孩子們自覺。當時上學的時候,他們放學還得割草、餵豬、推磨等等,全靠自己努力,不用操心,老大回回考試都是前兩名,給弟弟妹妹起了帶頭作用”
從“博士巷”到“農科巷”,讓“走出去”的人才“走回來”
“碩士村”、“一門雙博士”、“家家戶戶都有大學生”是劉湖村的新名片。為此,在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的提議下,村中立起"英才榜",打造出一條“博士巷”用來展示村子的"耕讀文化",激勵村中孩子讀書。
劉全啟提出這個想法並得到村民支持,最終看中了村口一戶人家的牆面,一方面可以節省資金,另一方面這個位置在必經的村口,且周圍好幾戶人家走出了博士,可以作為村里的標誌。據了解,這條博士巷總長68米,出了9個博士、博士後。
今年,劉湖村正在修建“大學堂”,以後會是“博士巷”裡最顯眼的一棟建築。韓葉明接受大眾網·海報新聞呢記者採訪說,等“大學堂”,建好之後,劉湖村在外的優秀人才,可以在假期和逢年過節回來的時候,為村子裡的孩子們授課,講一講他們求學路上的故事,激勵孩子們勤奮學習。
小小的村莊,因為人才濟濟再次彰顯光輝,村里建起了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而村里走出去的學生也不忘桑梓,大力支持家鄉建設。
“村里有這麼多人才,所以我們打造了一條'博士巷',現在劉湖村又準備規劃一條'農科巷',打造好之後,把一些好的良種種在農科巷裡供遊人參觀。”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告訴記者,“英才榜”上的優秀人才劉繼芳,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他所學的專業與農作物、種子相關,現在劉湖村里種植的五色米,都是劉繼芳團隊良種選育的種子,並且他們的團隊對種植的農作物全程跟踪。
從劉湖村走出去的人才,他們見過世面,或有一定的致富經驗和經濟基礎,再加上他們對家鄉比較熟悉,往往能更快、更好地找准鄉村振興的“好路子”。
“我們村這些人才,不忘反哺家鄉,提供一些信息和種植技術,相信我們劉湖村在這些優秀在外人才的幫助下,會越來越好。”郯城縣花園鎮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說道。
轉載 :大眾網